新闻中心

积极回应民生诉求 上海繁华商圈中的“老房焕新”

作者:侦探调查 时间:2023-07-10 08:23

  静安区是上海“国际范儿”最浓的城区,这里的繁华商圈全市排名第一。但与繁华商圈共存的,是一批亟待改善居住条件的本土居民,上海四分之一的“非成套房屋”分布在流光溢彩的南京西路、苏河湾周围。这里的居民盼望着“老房焕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日前从天目西路街道获悉,2023年静安区头号民生工程——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拆除重建)项目在正式开始签约的第一天,1122户居民完成了98.3%的签约率,项目方案当天生效。当天,最后一户签约居民在23时45分落笔。
 
  记者了解到,这次签约的背后是静安区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改善生活条件需求的积极回应。最终,静安区政府斥资10多亿元,重点“关照”繁华商圈中的民生。7月2日,该项目实现100%签约。
 
  让群众的呼声真正得到重视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蕃瓜弄小区建于1965年,是上海第一批5层楼房的工人新村之一,房龄已近60年。在这里,有95%以上的居民煤卫共用,生活很不方便。小区的一边是南北高架主干道,另一边是火车铁轨。既装不了电梯,也没有市政动迁的希望,由于占地面积小又挨着铁轨,房地产开发商更是无意“下单”。
 
  2016年,由于上海“北横通道”的建设需要,蕃瓜弄三分之一的房屋因上海市政工程建设被征收了,剩下的住户同样有强烈的动迁意愿,因此经常有人来街道信访办反映诉求,街道干部登记情况后,也在不断分析和研究各种解决方案。
 
  到了2018年,天目西路街道信访工作人员意识到,蕃瓜弄寻求市政动迁这条路几乎没有可能,唯一的出路就是由区政府主导,以“原拆原建”的方式开展成套改造。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晓斌曾分管信访、城建工作,他心里知道,蕃瓜弄小区的房屋设施老旧,管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居民们已经等不及了。
 
  关于旧住房成套改建,2019年9月,蕃瓜弄小区居民委员会和几名居民代表开始了民意收集工作。这一轮民意收集中,1122户居民中仅有3人弃权,其余全部赞成。民意收集上来后,街道将相关情况向区房管局等职能部门进行了报告。
 
  2019年年底,静安区房管局、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开始进驻小区进行项目预排。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搁置。2021年,街道继续通过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呼吁加快进度。今年1月,蕃瓜弄项目正式成为静安区民生一号工程。
 
  成立青年突击队,直面重重困难
 
  政府出资对蕃瓜弄进行原拆原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这样的“好事”实际操作起来依旧困难重重。
 
  仅以意见征询为例,这里有将近一半的权利人住在别处,有131户权利人死亡,一些房子由权利人父母或者兄妹实际居住,一些房子被租了出去。征询意见时,居委会干部要见到权利人本人,就不得不奔赴权利人的实际居住地,提供上门服务。意见征询结束后,还要针对每一户的实际面积、家庭情况等挨家挨户进行回访。
 
  对于这些繁琐的工作,静安区政府专门从区级层面派出了10名青年公务员协助街道、居委会完成,他们与街道里的年轻人组成了一支青年突击队。
 
  静安区信访办副主任陈科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还剩86户未签约的情况下加入攻坚小组,专门负责重点、难点问题。
 
  “小区居民几乎100%同意改造,只是1000多户每家都有不同的方案,还有的家庭内部矛盾也要我们来调解。”陈科告诉记者,蕃瓜弄项目仅房型前后就设计了97套、几十次方案更迭,后经反复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确认了8类基本房型并演化成47种不同面积的安置房型,仍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诉求。
 
  有超过一周的时间,街道工作人员每天蹲点在蕃瓜弄小区宣讲政策。每一次政策宣讲结束,工作人员都会被小区居民团团围住,直到深夜散场。
 
  吴晓斌告诉记者,从信访工作角度来看,蕃瓜弄项目最好能够实现100%签约,“虽然按照规定98%签约项目就生效了,但没有签约的居民很有可能在走了法律程序后,变成信访户。我们尽量争取让每一家都满意”。
 
  为此,街道在项目基地设置了“一门四站”,不用走出小区,居民就可以找到政策咨询站、信访接待站、人民调解站、法律援助站4个站点,都有专业人士现场回答问题。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天来这里报到,听取群众呼声,这既符合“家门口”信访体系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信访接待便利性、综合性、专业性的统一,为居民反映问题提供了极大方便。
 
  保持耐心和细心是项目组每名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每家每户都有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陈科说,有的家庭不满意把一室半的房子置换成一室一厅的房型,要求有两个房间;有的家庭要把一套一室户大开间置换成多套一室一厅的房子;还有的家庭,兄妹多人意见不合,一群人吵着闹到居委会。
 
  对于这些情况,陈科和同事们要耐心分析、认真对待、讲明政策,“有时候我们也会生气,但真当坐到居民家里,看到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膝盖碰着膝盖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时,我们就想着还是理解为主,快点帮他们改善生活”。
 
  实现“矛盾不出小区”
 
  来自天目西路街道的消息显示,蕃瓜弄项目启动签约以来,该小区实现了“矛盾不出小区”,目前一名上访户都没有。
 
  “居委会从书记到下面的小年轻,街道书记、主任,区里来的志愿者,我都认识,他们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6月29日,蕃瓜弄居民周士民正忙着搬家,他拿到了每月约5000元的租房补贴,并在街道推荐的中介那里租了房子,“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一直在劝老邻居们赶紧签约、赶紧搬走,建设完成后,我们一起回来继续做邻居,到时日子就过得舒服多了”。
 
  周士民说,街道、居委会几乎做到了签约前后“样样都管”。签约前,管调解家庭矛盾、管户型挑选、管承租人或产权人死亡等特殊情况办理;签约后,管居民租房、管高龄老人入住养老院等。他告诉记者,自己搬走后,只要居委会需要,还会回来继续服务,“我是老居民了,我也可以作些贡献”。
 
  静安区城运中心副主任兼天目西路街道房屋成套办主任王中佳介绍,目前街道的工作重心在解决签约后的租房问题。街道通过区房管局联系了多家房产中介,以组团驻点的方式为居民推送性价比较高的房源;对于付不起3个月租金的低保户,由街道出面协商争取“押一付一”;对于17名租房困难、并提出申请的高龄老人,由街道安排养老院床位。
 
  这两天,街道办主任胡慧芬正在回访一批高龄老人,了解老人高温天气下的生活困难,并再次确认老人在3-4年过渡建设期的安置情况。
 
  “我和我姐姐每3个月轮换一次住在这里照顾妈妈,改善后家里的居住环境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杨一家1966年就入住蕃瓜弄,他的母亲92岁,家里墙皮脱落、地板还是水泥地,老人没有电梯不能下楼,家里的老物件从地面一直堆到屋顶,房子里多站下一个人都困难,“居委会给推荐了租房中介和养老院,我姐姐正在联系,我们争取早日搬走、早日搬回”。
 
  陈科觉得,小小一个蕃瓜弄的背后,是上海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真实写照,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街道青年突击队员们有一个口号——“我们辛苦一阵子,百姓幸福一辈子”。


联系我们

实力雄厚、手续完善、设备先进、在守法的前提下具有高效率的调查公司